簡稱體療(PT):是利用人體肌肉關節運動,以達到防治疾病、促進身心功能恢復和發展的一種方法。是指利用器械、徒手或患者自身力量,通過某些運動方式(主動或被動運動等),使患者獲得全身或局部運動功能、感覺功能恢復的訓練方法。
運動療法主要采用“運動”這一機械性的物理因子對患者進行治療,著重進行軀干、四肢的運動、感覺、平衡等功能的訓練,包括:關節功能訓練、肌力訓練、有氧訓練、平衡訓練、步行訓練。
運動療法的目的:
控制肌肉的異常張力,緩解或增強其緊張度。
牽張短縮的肌肉和肌腱,擴大關節活動范圍、增強肌肉的肌力和活動的耐力、改善異常的姿勢、運動模式,促進正常姿勢、運動模式的發育。
提高平衡能力和運動的協調性。
進行運動功能的再教育訓練,改善神經肌肉功能。
通過訓練刺激改善心臟、肺、肝臟等臟器的功能。
下肢智能反饋訓練系統
一、適應癥:行走或移動功能不健全、活動缺乏、多樣硬化癥、風濕病、心肌病、關節炎、帕金森癥、癱瘓、水腫、肌肉萎縮、穩定性骨折。
二、禁忌癥:非穩定性骨折、持久性痙攣、心臟禁忌、下肢和軀干部位的外在皮膚損傷、雙腿及脊柱發育及其不對稱、嚴重的下肢血管疾病。
三、治療作用:
(1)維持和改善運動器官的形態和功能,運動療法可以促進血液循環,維持和改善關節活動范圍,提高和增強肌肉的力量和耐力;
(2)促進代償功能的形成和發展,以補償喪失的功能;
(3)促進器官的新陳代謝,增強心肺的功能提高神經系統的調節能力,通過運動訓練可保持和改善神經系統的興奮性,靈活性和協調性;
(4)增強內分泌系統的代謝功能,如促進糖代謝,增加骨組織對礦物質的吸收。
減重步態步行訓練儀
是近年來受到關注的康復治療方法之一,它主要是用減重吊帶將患者身體部分懸吊,使患者步行時下肢的負重減少,步行能提高,如果配合運動平板(Treadmill)進行訓練,效果更好。這種新治療技術的應用引起了國內外廣大學者的重視。懸掛減重訓練機有多種,主要類型有懸吊繩升降控制,即懸吊桿不動,而懸吊繩可上下移動,和懸吊桿升降控制,即懸吊桿可上下移動,而懸吊繩和固定帶不動。該系統由兩部分組成:即減重裝置和電動活動平板,減重裝置主要包括固定支撐架、減重控制臺、電動升降繩或桿、身體固定帶(即減重吊帶)幾個部分。上述兩種模式都可以采用電動和手動的方式,懸吊臂有單臂和四下,兩類。兩種減重訓練儀都可以配置健康直播間置,并顯示各個狀態時身體減重量。訓練時可以根據患者的需要,采用地面行走或活動平板行走。懸吊帶的著力點一般在腰部和會陰部,不宜在腋下或大腿。電動起立床
電動起立床通過調整傾斜角度使被縛于其上的患者產生自身重力作用,可對偏癱患者有如下幫助: 1、幫助患者完成仰臥位到站立位,重心從低到高的過渡,使患者充分適應立位狀態。2、提高軀干和下肢的負重能力,增加頸胸、腰及骨盆在立位狀態下的控制能力,為將來的自主立位及平衡的保持打下良好基礎。3、通過重力對關節肌肉的擠壓,有效刺激本體感受器,對患側肢體進行促通,并可增加肌張力偏低患者的肌張力。4、對下肢肌張力偏高引起的尖足、內翻等異常模式,通過重力對跟腱形成足夠強度且較持久的牽拉而起到矯治的作用。
智能上下肢康復訓練器
關節功能康復器具有幫助手術后關節迅速恢復其活動的功能,恢復后的關節能活動自如。而這款關節功能康復器就是提供一種新穎的物理療法,采用滑膜關節持續被動活動理論,是與傳統的康復手段所不同的術后康復療法。關節
功能康復器系骨科康復性醫療器械,以持續被動運動(即CONTINUESPASSIVEMOTION,簡稱CPM)理論為基礎,通過模擬人體自然運動,激發人體的自然復原力,發揮組織代償作用,進行下肢關節功能恢復訓練,在臨床應用上具有安全實用、無痛苦、病人樂于接受、關節活動范圍大、有效消除關節粘連及壞死關節成活、傷口愈合和消腫、促進關節軟骨損壞的自身修復,利于移植骨膜轉化成透明關節軟骨的優點。
擺動步態訓練
主要針對腦癱、偏癱、脊髓損傷、外周神經損傷等上下肢運動功能障礙患者進行站立康復訓練,通過上肢運動帶動下肢,一肢帶動三肢的同步訓練,矯正患者異常步態,抑制異常、原始的反射活動。
肋木
肋木及肩梯肋木用于上、下肢體關節和肌力訓練:坐、站、立訓練:平衡及驅干牽伸訓練??梢詥为毷褂?,也可以與肩梯等組合使用。用途:對遲緩性駝背,脊柱側彎,帕巴金森氏綜合癥等前屈姿勢,進行矯正治療。肌力、耐力及各種平衡訓練。
平行杠
平行杠可鍛煉人的身體平衡性,提高身體的平衡能力,增強大腦對身體各部位的調控能力,加強人體的心理承受力和自我控制力的提高;可以有效加強身體各部位的骨骼肌肉有節律地收縮與放松,有利于身體的肌肉健康;提高身體肩部、頸部、腰背部、胯部和膝關節的肌肉靈活性和柔韌性,改善各部位的運動協調能力,提高肌肉緊縮能力。
股四頭肌訓練椅
讓股四頭肌通過阻力訓練,增加力量,保證膝關節的穩定性。股四頭肌訓練椅的使用方法如下,首先調整好座椅靠背和小腿的阻力杠桿,使小腿阻力杠桿位于踝關節上方,接近踝部,調整好負重,保證每組能完成8-12個動作,達到力量完全耗竭,背部靠緊靠背,雙手握住握把,身體始終保持穩定。目標肌是股四頭肌,避免髂腰肌借力,小腿對抗阻力緩慢伸直,膝關節要完全伸直,保持3-5秒緩慢恢復,股四頭肌保持全程控制,每天4-6組。
液壓式踏步器
下肢負重和重心轉移練習,液壓式踏步訓練器可以很好的改善患者下肢關節活動度范圍,幫助患者進行下肢負重和重心轉移練習,這是步行練習前的重要環節。
階梯
主要用于訓練患者的步行能力,患者把持階梯扶手或拐可進行上下階梯的站立及步行訓練。